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脑技巧 > 正文

10000mAh电池手机即将量产,续航革命真的来了?

移动电话续航又有新突破,此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昨日刚听闻行业中独一无二的8000mAh性能机型“iQOOZ10Turbo+”火爆觉得下半年手机电池容量普遍得起步升级到8000mAh,而今天爆料领域传出更劲爆消息,称很快有一款近10000mAh大电池的新款手机将进入工厂,令人惊叹。

说实话这个10000mAh的电池听着挺唬人,难道是荣耀Power系列的新玩意儿?

很多数码老粉在留言区猜测,这一批已经进入NPI阶段的机器,很可能就是那个系列的。

这新产品导入流程,你是知道的,是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,安全检测、工艺验证、小批量试产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。

要是电池性能通过安全验证,快充方案还能顺畅适配这么大容量,那大概这款手机就能把电池容量做到“万毫安级别”。想想看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回头说说电池容量的演变过程,还挺有意思的。

二十多年前,诺基亚1100电池大概900mAh,那时候靠功能机,能用一周,这才是续航厉害。

后来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,像iPhone4和三星GalaxyS2这些,电池容量涨到接近1500mAh,可你得急着带充电宝,一天得充两次电,成了很平常的事。

到2014年前后,快充技术和电池密度慢慢改进,安卓旗舰大多装着3000到4000mAh的电池,续航又多了一些。

最近五年,随着5G高功耗的需求,厂商大多都超过了5000mAh的界限,续航能力跟以前不一样了。

可是那一段时间挺长的,从1000毫安时涨到5000毫安时,用了差不多十五年。

直到去年,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开始商业化,容量才突然突破七千左右,比如红魔10Pro的7050mAh,还有真我Neo7的7000mAh大容量电池。

今年情况不一样,8000mAh的机型陆续预告上市,甚至有人直接说:“下一阶段就是10000mAh时代开启”。

看看这时间缩短得多明显,从5000到10000毫安时,才用了五年。

别光看电池容量,其实这么大的电池装手机里,还得解决体积和重量的老问题。

你瞧真我Neo7厚度就8.56毫米,还能装下7000mAh;荣耀Power的8000mAh电池,机身厚度能控制在7.98毫米。

这其实不容易,不然手机厚得像一块砖头,谁还愿意拿出去?

所以现在大家都挺想知道,这款10000毫安的新手机能把厚度缩到啥样。

不仅如此,若一万毫安时的手机真量产成功,那就意味着人们平时选手机的标准得重新调整,毕竟大电池带来的体验直接提升,然而随之也有挑战,例如散热问题就会变得棘手,应对如此大容量电池发热并非易事,而且快充协议也得跟进,得极为快速才行,不然充一天电没什么价值。

成本方面,提高电池容量和技术确实让手机的制作成本变高了,这最后影响到售价,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买手机的钱包压力越来越大了。

另外现在软件的要求也变了,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,刷新率什么的也不低,端侧的AI算法这些都耗电,电池容量再大也得面对功耗猛涨的情况。

搞系统优化确实也很重要,但这是个很难的课题。

总的来说,现在市场上智能手机的趋势有不少:有又轻薄、电池又大的款式,针对注重拍照的人群,还有AI功能不断融合,以及小屏手机复兴甚至回归传统直屏的设计,这些都是用户可以选择的方面。

手机厂商们在好几个方面一起使劲,把功能弄得更丰富、更贴心。

未来几年,续航肯定是大家都要争抢的地方,不过其他方面的突破也会不断出现,我们等着就行,毕竟科技发展总是得一步步来。

此前有爆料称,有一款容量约为10000毫安时的新手机正进入量产筹备阶段,相关数据及图片尚未正式对外公布,然而业内人士都颇为关注,毕竟这意味着手机电池容量终于是迈入了一个新层次,重大革新不只是电池自身,充电速率与电池安全性这两个方面,也是厂商需要全力突破的难点。

其实10000mAh不是突然出现的。

几年前我们看到手机电池从一千毫安涨到五千毫安,也用了好多年。

甚至快充技术的演进,也经历了不少波折。

苹果早期的手机,电池容量小得让人看了直皱眉;安卓那边慢慢追上来,可因为引入了5G,电池耗电更多,电池技术就得更新。

硅碳负极材料技术成熟了,这算是个转折点,大容量电池在合理范围内能实现了。

这次NPI流程正式启动,意味着厂商已经准备好,腾出了更多空间,调整了内部结构和组件布置,让电池能装下,还不会让手机重到没法拿。

你想想看,容量加倍了,厚度还能和以前差不多,这技术进步可不能小看。

需要留意的是,这里面还涉及电池安全检测、快充协议匹配、散热处理方案等好几个环节,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小改动。

前些日子听闻荣耀Power系列新品的相关传闻,推测这极有可能是那款搭载10000mAh电池的机型,尽管官方尚未确认,但消息渠道通畅之人皆称此线索可信,一旦出品方确定,后续必然会公布更多细节,随后我们便会迎来手机行业新一轮的“续航大比拼”,届时手机续航得以延长的背后,或许存在更多不为人知的技术挑战与革新故事。

提及此事,众人最为关注的还是使用感受如何,电池容量是多少,若太重或是充电过慢,使用体验便不会有提升,散热不佳,手机易发热,不仅手感欠佳,用户长久使用也会心里不安,当下厂商所面临的,是怎样运用新材料、新工艺将这些要素协调好,这件事并不容易,但却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途径。

从总体趋势来看,智能手机近几年变化特别快。

除了电池,屏幕、人工智能、影像系统都在不断更新。

屏幕从1080P升级到2K甚至更高,刷新率一直涨到120Hz、甚至144Hz,顺应这样的硬件需求,电池得更大才能撑得住。

软件层面的AI功能也没少折腾电池。

简单来说,手机续航要提升一直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,光靠扩充电池容量可不够。

未来几年手机续航方面的提升看来会比过往几年快很多,但这背后有不少情况,选手机时还是得全面考虑价格、性能、续航与便携的均衡,现在能持续使用10000mAh电池的手机离我们已不远了,不过到那时手里的充电宝估计又得被淘汰了。

最新文章